上海的人民广场是个很神奇的地方,因为人流密集,既是市中心地标,又是多条地铁汇集的中转站,在这儿能有个商铺做生意,基本就是旱涝保收,一本万利。
生意好很正常,但是好到要排7个小时就有点夸张了,然而恰巧就是在这个地方,先有喜茶天天排队7小时以上只为一杯奶茶,后有鲍师傅排队7小时以上只为一块小糕点……
但到了市场经济时代,物资丰富了,人们反而挤破头去主动选择排队购买,而且人越多越排,不管味道如何,只要能排队买到,也算有了在朋友圈装逼的资本、有了身份的象征、某种意义上的消费升级。
至于价格,爆料称:黄牛们每天都会在朋友圈里招人排队,排队一趟报酬30块。甚至有些阿姨,给15块、20块就愿意来排。
爆料的真实性我们不能确定。但两个商家的负责人都对排队的事予以否认,他们解释称这是黄牛报复编造的谎言:
喜茶和鲍师傅近几个月都在严厉打击黄牛,希望为顾客创造好的排队环境。他们也向记者明确,两家店至始至终没有聘请过人假排队。鲍师傅甚至表示,不排除有黄牛因为受到打击而故意编造谎言,来起到泼脏水的效果。
尽管如此,人民日报、财经网、新浪、中新网的微博纷纷转载爆料的内容,留言评论也不乏网友差评。
跑腿一单赚300:据一名排队的男性透露,他就是在某网络平台接了跑腿单,每杯加价50元。据悉,每位顾客限购6杯喜茶。因此,一单跑腿,该名男子可以赚300元。
变相插队:17元一杯的奶茶他要卖50元。该名黄牛表示,他也是找排在前面的人购买,因此赚的钱他也要分给别人一部分。
店员变黄牛:更让人惊讶的是,一名自称是店员的人主动搭讪,他有两杯可以转让,两杯一共100元。
除以上外,购买喜茶的限制也在升级。今年3月29日,喜茶张贴告示,将每人每次限购3杯茶,再减少为每人每次限购2杯,并采取实名登记的措施,以减少插队、倒卖行为。(和这些比起来,忽然显得排队好正常……)
如此盛况,喜茶的销量如何?“每天卖出近4000杯,日营业额达8万元”,这是喜茶创始人聂云宸给出的上海首店数据。
目前,喜茶已获得IDG资本以及知名投资人何伯权超过1亿元的共同投资,这对茶饮界来说可以算是大手笔了。
据悉,这家小糕点店的老板,5年就在北京挣了一套房,但到目前为止,鲍师傅一共只有17家店面在运营,其中北京14家、天津两家、上海一家。除此之外,上海仍有3家门店在装修中。
排队文化坦白来说是把双刃剑,一方面真的符合营销的套路,一方面又很伤害消费者的心。
要在吃的前面加上老年人的名字,比如“胖阿姨香酥鸡”“、”王阿婆奶茶”、“赵阿姨小馄饨”,……类似这样的名字一听是不是就很网红,是不是感觉特别地道,是不是感觉特别正宗?!
本地公众号一起推。一边外卖推,一边店里推,弄成很装逼的样子。限量啊,暗号啊,任性啊~一定要,越大家越买账,因为你了,大家会觉的你的东西也。
找无业游民过来排队。造成异常火爆一货难求的场面,排了几个小时累得吃啥都好吃。
看起来,当排队已经变成网红美食的标配,除了消费者的自发选择之外,排队也是商家最常用的一种营销策略。
虽说以喜茶和鲍师傅为代表的排队套路有点恶心,那是因为他们或许简单粗暴地运用了雇人排队的策略,破坏了其他消费者自主排队的秩序,但是排队这件事,也有不少商家曾经用得炉火纯青……
比如说星巴克就采用了横向的排队方式。当顾客站在柜台旁边,很清楚的看到墙上的商品价目单,而不用担心视线被排在前面的顾客阻挡。
挑选的时候能打发时间(或者看到柜台里忙碌的工作人员),有效压抑排队等候的烦躁。反之,影响视野的排队加深顾客的焦虑感。
而麦当劳作为快餐业的鼻祖,力图营造更热闹、快节奏的氛围。纵向排队,顾客之间是背与面的接触,“看不见头”的等待+快节奏就餐方式,刚好迎合了麦当劳的调性。
通过控制消费者入场数量或者产品的供给,可以塑造出一种“产品非常抢手”的形象。再利用点人们的好奇心和从众心理,可能会产生非常好的营销效果。
在消费者因为长时间的排队等待而放弃一家餐厅时,海底捞用免费的饮料、零食,甚至还有美甲服务留住了顾客,还因此吸引了一大批为了尝鲜而来的新客户。
美国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教授 Ayelet Fishbach 在研究排队现象时有了这样的发现。换句话说,排队能让产品变得更值得排队。
对大部分人来说,当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排队上时,他们付出的成本已经远超产品本身的价值。这一部分多出来的成本,需要产品提供更多的附加价值,才能让消费者感到满足。
对于网红美食而言,这些附加价值体现在限量销售、名人效应等方面;而另一种更具时代特征的附加价值,就是它们能够提供的社交体验。
晒了网红美食的照片,引来好多人的询问互动,对他们来说,一条引人关注的朋友圈内容,就是这些等待时间换来的附加值。
渴望被认可、被赞许、被接纳、被制造话题……是这个时代一种特殊的需求,正因为如此,那些有心机的商家抓住了这种需求,刻意制造排队的假象,为自己的产品、品牌推波助澜。
虽说这是营销的套路,但这样的手段其实并不真正光彩,而且一旦用烂也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。
排队,应该是一种结果,产品因为好所以会排队;而不应该是一种过程,因为排队了所以产品大概是好的吧……本末倒置的营销策略终究还是会在泡沫幻灭后露出真面目的。
说到底,还是产品决定一切,再高深的套路,产品不好,被套过一次总会变乖的。
感谢作者辛苦原创!部分文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,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进行删除。本站所载文章纯属作者个人观点,仅供参考,不代表我们的立场。
可盈利、可规模、可复制是快速做大市场的关键!请戳“阅读原文”留言,一站式外包服务,助力企业通路复制、让业绩倍增!